我是谁?

自我剖析,可能是每个人不经意间会做的一件事,这是一种向内探寻自己的方式。

我们会在内心给出一些关于「我是谁」的答案,但不一定会落笔写下来,更谈不上展示给别人看,害怕自己认为的和他人认为的存在落差,害怕自己的人设不够完美。

每个人都有人设,人设不是明星独有的东西,你给人留下的印象,就是你的人设,有些人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可能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设,这并不奇怪。

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在微信公开课上谈过朋友圈与「人设」的关系:

发朋友圈,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,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。

受一名网友 boyzcl 的文章《我是谁?》的启发,我也想写一下我认为的自己。

我是谁?

我的本名叫彭宏豪,
网名叫安哥拉,
这两个昵称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。

在网上,
除非特殊的情况,
我更愿意用真名作为自己的 ID,
之所以用真名,
一方面是因为真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;
另一方面是受了李笑来老师的影响,
他曾说过:

我一直认为使用实名是划算的……“个人品牌”的积累,从使用实名那一瞬间开始……

我是一个 95 年出生的人,射手座,但我不太相信星座,我不希望我的人生被那几句优缺点定义,我不希望落入「自我实现的预言」的怪圈;
我是一个目前在广州打工的潮汕人,小时候来过广州,在广州度过一次春节,对广州有一种莫名的好感;
我是一个干过物流、后转行新媒体的新媒体人,自称新媒体小编,但不喜欢别人叫我小编或工具人(之所以顺利转行新媒体,说来话长,可能是运气,也可能是因为我在闲暇时间会断断续续写公众号,所以我有个不成熟的看法:我在空闲时间写东西,在别人在空闲时间备考公务员,这两者都是为人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多一种选择,多一种可能性);
我是一个长期自称爱好是跑步,但累计跑步公里数未超过 500 km 的人;
我是一个独自看过歌手李健两场演唱会的人;
我是一个喜欢余华、王小波、村上春树的人;
我是一个以前出门会带一包抽式纸巾、但拒绝被称作「暖男」的人;
我是一个轻度的泛社交软件用户,除了微信,我还会使用微博、知乎、知识星球、推特和即刻;
我是一个睡前喜欢听音频节目的人,因为我发现这东西能够助眠,不过后来听得少了,2018 年刚毕业那会,音频节目陪我度过了很多个夜晚;
我是一个有点细心、自认为记性比较好的人;
我是一个有点天真的人;

我是一个内向闷骚的人;
我是一个胆小、羞于宣传(包装)自己的人;
我是一个害怕挑战、畏惧变化、多数时候躲在舒适区的人;
我是一个心理素质/韧性还不够强(不够皮实)的人;
我是一个私下喜欢对自己的好朋友说粗话的人;
我是一个对自己长相没有自信、不喜欢拍照的人;
我是一个曾认为友谊(关系)不重要、自己厉害最重要的人,但后来发现缺少友谊的人生会缺少一大乐趣,并让人生呈现虚无;
我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,好多事情坚持没多久没放弃了,如大学时代背英语单词、毕业后的每天做一页 PPT、公众号日更、每天做 7 分钟运动;
我是一个没什么特长、学生时代惧怕写自我评价的人;
我是一个曾梦想成为 IT 男、产品经理或单纯靠写字赚钱的人,但至今都没实现;

我想成为一个更自信、对自我评价更高的人;
我想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;
我想成为一个能输出高质量内容或观点的人,因为我相信「Brain is the new sexy」;
我想成为一个能帮到他人的人;
我想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;
我想做一个不变坏的人。

我对未来有这些不成熟的想法:

  • 未来能做一个能带来收入的 App,有时会觉得独立开发者很酷,不用生活在一线城市,做出来的产品也可以服务到广阔的人群。
  • 不能做 App 的话,退而求次,做一个付费社群,只为愿意为我付费的人服务,因为不让人掏钱买的服务或内容,别人都不懂得珍惜。
  • 希望未来有一天,自己的被动收入能 Cover 生活必需的支出,到时想工作就工作,不想工作就出去走走。

写在最后

本来今天想发一篇工具文章的,但下午部门开会的时候,看到一份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,气死我了。

写了接近两年的文章,居然还有好多人不知道看的文章是谁写的,看了说不来气是假的。

气死我了,公众号还是不行,还是不够突出作者的位置,搞得我还是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工具人,用完即扔。。。离开了平台,自己啥都不是。

我又陷入了焦虑。

关注「效率工具指南」

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「效率工具指南」,原文链接 🔗:

我是谁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